财务自由前后应如何打算?
财务自由前应考虑如何向财务自由发展,财务自由后应考虑财务自由后如何规划。
财务自由的定义
被动收入可以覆盖日常生活所需全部开支,包括服饰、食物、住房、交通、医疗、教育、社交、娱乐等等方面。
通货膨胀因素给财务自由带来的影响
财务自由的本金每年至少需要有 3% 左右的正向增长,以此来抵消通货膨胀
华尔街财务自由 4% 保守法则(财务自由本金的三种计算方法)
- 财务自由本金=年支出金额 ÷4%
- 财务自由本金=年支出金额 ×25
- 财务自由本金=月支出金额 ×300
举例:假设年支出金额为 12 万元人民币(相当于月支出为 1 万元人民币),财务自由本金=120000÷4%=300 万元人民币。
华尔街财务自由 4% 保守法则的具体操作
-
初始化
- 将财务自由本金分成 25 份,其中的 10 份用作 10 年内操作使用,余下的的 15 份放到一个股债均衡型或股 6 债 4 型的基金组合中放着不用动。如果在 10 年中,这 15 份能够达到年化 7% 左右收益率(从经验上看,要达到这样的收益率都并不难),那么 15 份就翻倍到了 30 份(只需要达到 5.2% 的年化收益率,即可恢复为初始的 25 份),那么从第 11 年开始,从中再抽取 10 份,从头开始新的一轮循环操作。
-
第 1 年(2/2/6)
- 年支出金额 ×2,购买货币型基金(年化收益率 2%-3%),供第 1 年 - 第 2 年开销;
- 年支出金额 ×2,购买债券型基金(组合方式,年化收益率 3%-4%);
- 年支出金额 ×6,购买股票型基金(组合方式,年化收益率 6%-8%);
-
第 3 年(4/2/4)
- 将之前的债券型基金全部转为货币型基金,供第 3 年 - 第 4 年开销(调整后,4/10 为货币型基金,6/10 为股票型基金);
- 将股票型基金中的 2 份转为债券型基金(调整后,4/10 为货币型基金,2/10 为债券型基金,4/10 为股票型基金);
-
第 5 年(4/4/2)
- 将股票型基金中的 2 份转为债券型基金(调整后,4/10 为货币型基金,4/10 为债券型基金,2/10 为股票型基金);
-
第 7 年(2/2/6)
- 将货币型基金中的 2 份和债券型基金中的 2 份转为股票型基金(调整后,2/10 为货币型基金,2/10 为债券型基金,6/10 为股票型基金);
注释:
- 即 10 年为一轮循环;
- 未提到的年份无需操作;
具体演示:
- 第一次操作(第 1 年开始 - 第 2 年结束):
- 第 1 年开始时:
- 货币型基金:2/10
- 债券型基金:2/10
- 股票型基金:6/10
- 第 2 年结束时:
- 货币型基金:0/10
- 债券型基金:2/10
- 股票型基金:6/10
- 第 1 年开始时:
- 第二次操作(第 3 年开始 - 第 4 年结束):
- 第 3 年开始时:
- 货币型基金:2/10
- 债券型基金:2/10
- 股票型基金:4/10
- 第 4 年结束时:
- 货币型基金:0/10
- 债券型基金:2/10
- 股票型基金:4/10
- 第 3 年开始时:
- 第三次操作(第 5 年开始 - 第 6 年结束):
- 第 5 年开始时:
- 货币型基金:2/10
- 债券型基金:2/10
- 股票型基金:2/10
- 第 6 年结束时:
- 货币型基金:0/10
- 债券型基金:2/10
- 股票型基金:2/10
- 第 5 年开始时:
- 第四次操作(第 7 年开始 - 第 10 年结束):
- 第 7 年开始时:
- 货币型基金:2/10
- 债券型基金:2/10
- 股票型基金:0/10
- 第 8 年结束时:
- 货币型基金:0/10
- 债券型基金:2/10
- 股票型基金:0/10
- 第 9 年开始时:
- 货币型基金:2/10
- 债券型基金:0/10
- 股票型基金:0/10
- 第 10 年结束时:
- 货币型基金:0/10
- 债券型基金:0/10
- 股票型基金:0/10
- 第 7 年开始时:
实现财务自由口诀
- 审视财务状况
- 制定长期规划
- 纠正消费观念
- 控制消费欲望
- 学会延迟满足
- 实现财务自由
影响实现财务自由速度的因素
迈进财务自由的之路的速度,取决于将收入金额除去支出金额以外可以用于投资金额部分的大小,用于消费的支出越少,用于投资的金额就越多,则实现财务自由的速度就越快。